欢迎您来到半岛在线登录官网

半岛在线登录官网

公司新闻 知识专区 无刷小百科

招办主任帮你荐学校:西北工业大学【2】

发布时间:2024-08-09 20:00:18 | 作者: 半岛在线登录官网


  本专业是教育部重点建设专业、工信部重点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国防特色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之一。该专业下设航空飞行器设计、空气动力学、航空结构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民航工程、飞行器适航与安全等多个方向。学生在学好本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可在全校范围内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攻读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多方面拓展知识面,满足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个性发展。

  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以航空航天飞行器动力为对象,以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依托,以动力、能源、机械及控制等学科为延拓,历经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校最具航空航天特色的专业之一。本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是陕西省本科“名牌专业”、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和教育部“特色专业”。本专业涵盖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设计、燃烧与流动、叶轮机械、发动机结构与强度等多个研究方向,参与并支持了我国多个航空飞行器动力装置、航天飞行器动力系统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已形成了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属于空间应用科学与工程学科,目前包含四个主要研究方向:空间操作与控制、空间监视与跟踪技术、空间机动飞行技术、空间光电信息技术。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于2012年设立,具备比较好的教学、科研队伍和研究梯队,目前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涵盖空间应用科学与工程学科规划的各个方向。

  教育部新增审批的唯一一个航空领域的本科专业,以满足国家航空航天领域在飞行器控制与信息系统方面对人才的新需求,符合国家发展的策略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为把我国建设成航空宇航大国和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本专业突出飞行器相关知识与飞行器控制理论与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等的交叉融合,强化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以现代航空科学与工程体系为主干建设专业并组织教学,培养具有飞行器综合知识结构的创新型人才。

  该专业下设有人/无人飞行器系统与设计技术;基于信息与网络环境的飞行器行为描述与控制技术;信息工程及应用技术等多个方向。学生在学好本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可在全校范围内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攻读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多方面拓展知识面,满足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个性发展。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是为适应国防现代化需要,在学校电子工程、控制理论和系统仿真技术等专业基础上创办的国防特色专业,在目标及环境探测、目标跟踪与识别、制导与控制等方面应用特色突出。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开发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培养的学生具有理论基础和专业相关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和工作学习作风踏实等特点,能从事航天航空制导、导航与控制电子综合系统、飞行器控制管理系统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研究人员。

  本学科拥有从本科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学校特色,重点培养航空航天行业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研究骨干,培养学生具备利用现代力学理论、先进计算技术和实验手段解决工程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力学问题的能力,就业适应面广,考研录取率高。

  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柔性的、适应性强、反映本学科领域新技术、新发展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主要开设课程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仿真,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过程控制,控制系统元件,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数字信号处理,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主要专业实验有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模块设计、控制系统元件、微控制器与接口、可编程控制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导航系统设计与仿真、液压与伺服系统设计与仿线、能源与动力工程

  本专业以服务国家能源和动力人才教育培训和科技创新为内涵,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依托,历经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西北工业大学最具新能源和动力特色的专业之一,2008年被评为陕西省本科“名牌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涵盖了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风能和太阳能系统及工程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该专业充分发挥具有国防和新能源特色的突出优势,以教学为主体,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由学院早期的无线电、雷达、信息以及电磁场与微波专业多年发展与合并而成,属于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于一体的宽口径专业。

  近年来,以“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等二级学科为依托,本专业发挥航空航天等军事电子信息传统优势,适应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课程与学生个性培养并重,加大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国家信息化与国防军事现代化建设培养复合型紧缺人才。

  本专业还开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班,该班面向全球招生,采用全英文授课,除遵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内容外,还在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培育学生了解电子信息领域国际规则、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方面,具备鲜明的国际化特色。

  通信工程专业是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下设的唯一专业,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遥控遥测专业(主要研究国防紧缺的导弹与飞机遥测遥控技术)、以及1974年创办的无线电技术专业(主要进行航空电子技术科研与人才培养)。上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工业发展的需要,调整合并为通信工程专业。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近十多年“211”、“985”工程的实施,通信工程专业获得突破性发展,在国内通信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2年被列为“十五”国防重点专业,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2010年被列为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列为工业与信息化部重点专业,2013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培养具备在通信技术领域内,基础理论扎实、适应面广、工程能力强、基本素质好,能从事通信系统及网络的设计、制造、研究和发明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也能够在电子信息及相关技术领域从事设计、研究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对应的学科中,1983年获“信号、电路与系统”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获“通信与电子系统”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电路与系统”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1999年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并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

  本专业为具有国防特色并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重点建设专业,拥有两院院士及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中青年教师组成的科研、教学团队。依托“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水下信息与控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力量雄厚。本专业培养能广泛从事军民共用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主要开展飞行器、船舶、特别是水下航行器和水下机器人的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目标环境的探测、识别、跟踪及定位方面的研究、生产工作。在电类大类培养方案基础上,设置制导与控制、探测和自导两个专业方向。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具有综合运用控制理论、电子工程、导航制导、传感与检测技术、系统仿真技术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是研究射频无线信号的产生、辐射、传播、散射、接收和处理的相关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的本科专业,属于国防紧缺专业。是为培养当前社会紧缺的射频与无线技术相关领域的高技术人才而设置的。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呈持续快速增长,本专业已成为经济社会与国防科技领域急需且供不应求最为突出的专业之一。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针对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设定。信息时代电子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集成电路(IC)更是所有电子产品的核心。集成电路是当今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基础和源动力,已经高度渗透与融合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每个领域,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相比有很大差距,2012年集成电路产品进口量为1920亿美元,远超石油进口额。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已将集成电路产业列为大力发展和重点投资的产业。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微电子、集成电路领域的科研、教学、学科建设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工作。为适应现代科技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背景。主要专业基础与专业课包括: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测试技术,飞机电气系统,电力电子交流技术,电机原理与电力拖动,现代交直流调速等课程。高年级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柔性的、适应能力强、反映本学科领域新技术、新发展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

  主要专业实验有电机与控制、电气工程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与接口、可编程控制器等。

  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柔性的、适应性强、反映本学科领域新技术、新发展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主要课程包括: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分析基础,数字信号处理,工程力学,工程光学,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惯性技术与仪器,可编程逻辑器件与VHDL,光电检测技术,航空电子概论,总线与集成测试系统,控制元件与伺服系统,误差分析导论,机电控制元件与系统,智能仪器等。

  首批教育部特色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为了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信息化要求, 满足军事、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对信息安全与信息对抗专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具有鲜明特色的本科专业。培养具备计算机、控制、通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技术基础和突出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研究人才。

  本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新设立的特设专业,依托学校国家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培养掌握交通设备和控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突出的高级技术人才,特别是从事城市交通监视和控制、航空机载设备、军用/通用航空监视等领域的高级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

  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柔性的、适应性强、反映本学科领域新技术、新发展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主要课程包括:电子技术,自控原理,微机原理,规划理论和方法,网络与通讯技术,信息工程,系统工程,飞行原理、飞行性能与计划、飞行程序设计、空中交通管制、机场管理、飞行签派、航空法规、航行情报等。

  本科生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招生和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工信部重点学科和国防特色学科,被授予陕西省名牌专业、教育部“本科质量工程”特色专业、首批工信部本科重点专业。前两年注重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后两年主要是专业课程的设置。目前的专业方向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和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四个方向。

  为了拓宽专业面,培养适应能力强的毕业生,本科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与特色方向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全过程中体现了“软硬结合、注重系统、强化实践”的特色,努力造就适应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需求、能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面向工程领域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课程体系、灵活的教学方式、可靠的教学保障,全方位培养学生获取及应用知识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该专业拥有“声学与信息对抗”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多名教师荣获“全国师德标兵”、“陕西省师德标兵”等称号;建有声学工程与检测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同时依托航海学院水下声通信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条件。

  本专业是教育部2010年批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水声工程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该专业依托水声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师资队伍强大、科研力量雄厚,拥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和“声纳技术”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水声工程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面向声纳技术、水下声信息处理、水下物理场、海洋信息传输与组网、声学与电子工程、环境声学和噪声控制、信息传输与处理等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培养科研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材料学院按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包括六个专业方向,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包括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专业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包括凝固、塑性成形、焊接三个专业方向,复合材料与工程系包括复合材料专业方向。学生按大类培养修完通识通修、综合素养、专业核心课后,可自由选修专业方向,并获得相应专业的工学学士学位。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国防重点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首批试点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学科点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培养了国内第一个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本专业设有复杂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复杂结构精密制造、精密成型技术及装备和装配与连接等4个重点方向,面向航空、航天等制造领域,培养掌握先进航空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国防重点建设专业,是学校首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本专业围绕现代机械设计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行业人才的需要,以航空工程教育为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技术及其应用能力,能够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科技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原航海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能源动力工程专业为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合并而成,继承了两个专业的全部师资力量和实验条件。本专业以机械大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具有鲜明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色,在系统的机械大类课程体系基础上,开设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课程群、动力工程课程群和机械振动与噪声课程群。毕业生可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水下机器人设计制造、传统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水下动力推进等相关领域工作。

  本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紧密结合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急需,面向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精密仪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培养掌握先进的微电子制造技术、微传感器设计制造技术、仪器仪表及测控技术、精密机械制造技术等,具备扎实的微机电系统模块设计及制造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人文社科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依托机械电子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面向航空、航天、航海、民用高新装备设计和制造领域,结合项目式教学和创新型实验教学,为高端数控、高性能工业、仿生机器人、智能机器以及数字化复杂机电装备的研究和设计,培养掌握先进机电控制与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及制造技术、电子信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以服务国家能源和动力人才教育培训和科学技术创新为内涵,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依托,历经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西北工业大学最具新能源和动力特色的专业之一,2008年被评为陕西省本科“名牌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涵盖了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风能和太阳能系统及工程等领域的人才教育培训和学术研究。该专业充分的发挥具有国防和新能源特色的突出优势,以教学为主体,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得到企业的普遍好评。

  本专业为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重点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本专业以工学、美学、商学为主要基础,结合西工大工业设计学科专业在载人航天、航空、载人深潜、交通工具及工业产品工业设计等方面的优势,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和高科技领域工业设计,在产品开发设计、设计思维开发、交互设计、优化设计、人机工效设计与仿真领域具有优势特色。

  本专业面向航空、航天、航海、机械装备等领域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提高现代制造业及服务业生产力,推动现代制造业及服务业产业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培养具备对生产与运作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优化、分析等能力的创新技术管理人才。本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着眼国际化,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注重地域工业特色,立足学校工业工程优势研究方向,夯实人才教育培训理论基础,围绕计划调度与可靠性两大主题,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推进开展创新型技术管理人才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