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9 11:42:35 | 作者: 半岛在线登录官网
3月21日,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之杰”)提交招股书注册稿,公司主板IPO将于2025年3月28日上会审议,保荐人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华之杰准备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但在闯过“注册关”后于2022年折戟。2023年2月,华之杰更换保荐人后,转战上交所主板。
值得一提的是,华之杰此前冲击科创板时,监管曾关注其科创属性。而在本次冲击主板上市时,监管层再次对华之杰的高新技术认证发出问询。
据悉,华之杰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未通过,相应当年所得税率从15%增长至25%。对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未通过的原因,涉及的未通过的具体事项,分析未来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安排。
尽管后来于2023年12月13日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但华之杰在最新的招股书中也表示,如果未来公司不能继续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要求,或者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华之杰本次拟募集资金4.86亿元,其中约4.26亿元拟投资于年产8650万件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扩产项目,6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募资补流的同时,华之杰于2019至2021年接连进行现金分红,合计分红金额约1.31亿元。
大手笔分红背后,华之杰实际控制人陆亚洲合计控制超九成公司股份,这也代表着上述大部分分红进入了实控人腰包。
招股书显示,华之杰的实际控制人为陆亚洲,这次发行前陆亚洲通过颖策商务、超能公司、上海旌方和华之杰商务合计控制公司92%股份,处于绝对控制地位。
据招股书,华之杰定位于智能控制行业,主要面向锂电电动工具、消费电子领域,提供包括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精密结构件等关键功能零部件在内的系统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19亿元、9.37亿元和1.23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21亿元和1.54亿元。
华之杰称,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受居家消费需求回落、下游客户经历去库存周期、公司无刷电机业务调整等因素影响。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发现,在净利润逐年增长的同时,华之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逐年下滑,报告期各期分别为1.82亿元、1.07亿元和9828.43万元。
此外,2024年华之杰多个产品平均销售单价出现下滑。比如,无刷电机价格同比下降20.69%,开关价格同比下降10.54%,智能控制器价格同比下降0.37%。
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华之杰的主要客户百得集团、TTI集团既直接向公司采购,也存在指定其供应商采购公司的部分产品进一步加工集成之后提供给百得集团或者TTI集团的情况。
若将百得集团、TTI集团指定采购的情况穿透至最终客户并合并计算,则报告期各期,华之杰对百得集团的营业收入占比为39.57%、41.89%和43.20%,对TTI集团的营业收入占比为28.17%、27.34%和27.51%,对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占比合计为82.07%、83.90%和82.53%,公司对百得集团、TTI集团等主要客户存在依赖风险。
各报告期末,华之杰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21亿元、2.66亿元和3.93亿元,占流动资产占比分别是32.41%、31.90%和34.16%。若公司主要客户的财务情况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可能会引起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增加而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此外,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14亿元、2.30亿元和3.30亿元,占流动资产比重分别为31.28%、27.60%和28.64%,各期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500.77万元、563.62万元和604.27万元,存在存货跌价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中等水准,合并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业可比中等水准,整体偿还债务的能力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2022年9月,华之杰股东华之杰商务与江苏毅达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华之杰商务将其持有公司4.00%的股权转让给江苏毅达,并针对公司无法如期完成IPO及IPO申请的相关风险约定了相应的股份回购条款。
鉴于前述股份回购条款中公司不作为对赌协议当事人、相关条款不与公司市值挂钩且不存在可能会引起公司控制权发生明显的变化、严重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或者其他极度影响投资者权益的情形,江苏毅达的股份回购安排在公司合格IPO申请文件获得相关监督管理的机构正式受理之日自动终止且视为自始无效,因此,上述股份回购安排不会对公司这次发行上市造成实质性障碍。
华之杰表示,未来若公司上市申请未能通过,或通过后未能成功上市交易,存在可能触发华之杰商务购回江苏毅达所持公司股份的情形。
有记者问:据多家报道,消息的人偷偷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几个国家施压,要求其他几个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以大豆为例,分析人士指出,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美国大豆种植户警告,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
近日,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被问到有关美国和世贸组织关系的问题时,笑谈这是一个“五年来一次”的问题。记者:“(美国)共和党众议员提出动议,要求特朗普政府让美国退出世贸组织,美国现在还在“船上”吗?如果美国退出,世贸组织如何继续运作?
玩具业是美国遭受关税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对中国生产的玩具加征高额关税,意味着曾经物美价廉的玩具将变成“奢侈品”。美国商务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进口了价值177亿美元的玩具,其中75%来自中国。
来源:东部战区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劳伦斯”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4月23日,美“劳伦斯”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对美舰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依法有效处置。
白宫近期曾多次表示与墨西哥、日本、欧盟等方的贸易谈判取得所谓“重大进展”。但各方却接连否认了美方的说法。怎么样看待目前与美国接触过的各方的态度?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目前,针对美国实施的征税政策,世界其他经济体和国家的态度大致可划分为三类。
美国特朗普政府以所谓“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为名大打关税战,引发美国内外普遍批评。几次三番对关税政策的“朝令夕改”更是让美国农业界、商界、工业界、政界甚至包括电影行业在内的文艺界感到混乱和恐慌。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始于1900年的美国纽约国际车展,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客商。但今年车展前夕,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业内震荡。在16日车展开幕的当天,记者来到了车展现场,发现在“关税阴影”下,整个汽车行业似乎弥漫着焦虑情绪。
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他们跟美国客户签署协议时,对方支付了30%的定金;而同规格洗衣机、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能达到70%。因此,即便美国客户违约,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