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4 14:36:17 | 作者: 半岛在线登录官网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近年来,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据华经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全球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销量将达到130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在中国市场,飞行汽车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2年国内飞行汽车市场规模约170亿美元,预计于2025年突破300亿美元。
随着全球对绿色交通和城市立体化出行的需求激增,飞行汽车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低空经济领域最受瞩目的赛道之一,飞行汽车不仅打破了陆地与低空的界限,更以其高效、环保、智能的特点,成为未来绿色高效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本文将从市场规模、花钱的那群人、产业链结构、竞争格局、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政策环境等多维度,深入分析2025年飞行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全球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销量将达到130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在中国市场,飞行汽车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2年国内飞行汽车市场规模约170亿美元,预计于2025年突破300亿美元。
从全球市场来看,飞行汽车市场潜力巨大。相关机构预测,到2050年,飞行汽车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9万亿美元,而中国有望成为这一领域的最大市场,潜在规模高达2.1万亿美元。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飞行汽车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飞行汽车的花钱的那群人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目前,主要花钱的那群人包括高收入人群、科技爱好者以及企业用户。高收入人群将飞行汽车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同时享受其带来的便捷出行体验。科技爱好者则对飞行汽车的前沿技术充满好奇,愿意尝试这种全新的出行方式。企业用户则看重飞行汽车在城市空中交通、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此外,年轻一代正慢慢的变成为飞行汽车市场的新兴花钱的那群人。他们对低空出行充满好奇,尽管目前消费能力有限,但增长潜力不容忽视。随着飞行汽车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这一群体有望成为未来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飞行汽车产业链涵盖制造、运营、基建等多个环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
动力推进系统:包括电池、电机、驱动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部件。目前,国内企业在动力推进系统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达500Wh/kg以上,孚能科技应用于eVTOL的动力电池已可实现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285Wh/kg,最高时速320km/h,单次最长巡航250km。
飞控系统:负责飞行汽车的稳定控制和导航。国内飞控系统供应商大致上可以分为传统飞控系统供应商与新兴非公有制企业两大类。传统飞控系统供应商以军工单位、研究所及高校为主,如中航工业618所、北航、南航等;新兴非公有制企业如边界智控、创衡控制、翔仪、安胜等也在积极研发飞控系统。
导航系统:采用MEMS传感器、GNSS等技术,通过数据融合算法提升性能和鲁棒性。主要参与厂商包括星网宇达、芯动联科、北斗星通、创衡控制、精准测控等。
机体材料:飞行汽车大量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减轻结构重量,缓解电池供电压力。国内碳纤维主要代表厂商包括中复神鹰、吉林化纤、光威复材、中航高科等。
国内eVTOL供应链中,飞控、导航、机体部分集中了大量军机或民机供应商。随着飞行汽车产业的发展,中上游相关企业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低空基础设施包括低空飞行所需的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监测等系统,以及低空飞行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地面保障等环节。目前,国内正在积极地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飞行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2025-2030年中国飞行汽车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分析
eVTOL科技公司:以亿航智能、峰飞航空为代表,专注于eVTOL整机研发,在飞行控制、无人驾驶、适航认证等方面取得突破。例如,亿航智能的旗舰产品EH216-S是全球首款获中国民航局颁发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标准适航证(AC)的无人驾驶载人eVTOL航空器。
车企背景企业:如小鹏汇天、沃飞长空等,致力于推动eVTOL商业化应用。小鹏汇天的基本的产品包括旅航者T1、X1、X2以及“陆地航母”等,其中“陆地航母”已开启预售,计划2026年量产交付。
传统航空巨头:如中国商飞、中航工业等,在航空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丰富的研发经验以及强大的工业基础,为飞行汽车的高性能和安全性提供坚实保障。
无人机企业:以大疆为代表,在无人机技术、飞控系统、电池技术等方面具有深厚积累,能快速将成熟的无人机技术应用于飞行汽车领域。
包括波音、空客等航空业巨头,大众、丰田等汽车企业,以及众多初创公司在内,全球在研的飞行汽车项目超过200个,有160多家公司正在试图制造飞行汽车。这一些企业在研发技术、市场布局等方面各有侧重,一同推动飞行汽车产业的发展。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飞行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中南、华东、华北等地区市场规模较大,本土企业如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为中国飞行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美国、欧洲等地企业已研发出多款原型机并来测试,部分产品已获得量产批准。例如,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参投的飞行汽车公司Alef Aeronautics的电动飞行汽车Model A已试飞成功,并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生产并交付首批车辆。这一些企业在研发技术、市场布局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优势,是中国飞行汽车企业的重要竞争对手。
电动化:采用固态电池提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解决续航问题。例如,亿航智能EH216-S已完成全球首次eVTOL固态电池飞行试验,标志着这一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
智能化:移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如无人驾驶、车联网等,开发飞行器的自主导航、避障、精准起降等功能。例如,小鹏汇天在飞行汽车研发中融入了无人驾驶技术,提升了飞行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密度低、强度高的特性,成为飞行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国内多家企业如广汽集团、中复神鹰等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方面取得了突破,为飞行汽车的性能提升和商业化应用注入新动能。
低空经济被纳入国家战略,政府工作报告明白准确地提出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多地政府出台支持政策,促进低空经济发展。例如,北京、广东、湖北、江苏等多地成立地方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以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目前,适航审定资源有限、空域开放尚未落实、低空空域管理体系不明确等问题仍是制约飞行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条件。政府和企业要一起努力,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推动飞行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个人消费市场:随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个人消费市场有望成为飞行汽车的重要增长点。年轻一代对低空出行充满好奇,他们追求时尚、便捷的出行方式,将成为未来市场的重要消费群体。
企业应用市场:飞行汽车在城市空中交通、物流运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货运与应急机型因场景明确、监管门槛较低,成为首批落地领域。峰飞航空的货运机型有望应用于医疗物资运输、山区物流等场景,具有高载荷与灵活起降能力,相比传统的直升机,可以明显降低运营成本。
随着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飞行汽车市场规模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载人eVTOL飞行器年新增需求将突破1.2万台,覆盖城内通勤、城际交通、私人出行、观光旅游、医疗与消防救援、警务安防六大场景。商业化运营营业收入将超过3000亿元,整机销售及上游供应链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以上,其他支持性服务市场规模也将突破3000亿元,形成一个逾万亿元的庞大市场。
企业将加大研发技术投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例如,通过采用更先进的电池技术、飞控系统和机体材料,提高飞行汽车的安全性、续航能力和舒适性。
随着飞行汽车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供应链企业将迎来更多合作机会。整机厂商将与零部件供应商、低空经济运营商等加强合作,一同推动产业链的发展。
政府和企业将共同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监测等系统和地面保障设施。这将为飞行汽车的商业化运营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飞行汽车市场有望迎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本土企业如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将凭借技术优势和本土化服务,在中低端市场逐渐崭露头角。同时,传统航空巨头和无人机企业也将积极布局飞行汽车市场,推动产业整体升级。
全球飞行汽车市场之间的竞争将更激烈。美国、欧洲等地企业将继续加大研发技术投入,推动飞行汽车的商业化进程。中国飞行汽车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国际飞行汽车展、赛事赞助等方式提升全球影响力,推动中国飞行汽车行业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跃升。
飞行汽车行业作为未来绿色高效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升级,飞行汽车市场规模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然而,要实现飞行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仍需克服技术瓶颈、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强产业链协同等挑战。未来,飞行汽车将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推手,为人类出行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如需获取完整版报告及定制化战略规划方案,请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国飞行汽车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